首页
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5-02-03 11:19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原因是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反流进入胃内。
  胆汁:是消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产生于肝脏,贮存于胆囊,进食后排入肠道,帮助消化。
  若胆汁反流至胃或食管,就会损伤食管、胃黏膜,变成致病因子。胆汁与胃酸、幽门螺杆菌一样,是重要的上消化道疾病的致病因子。
  胆汁的主要成份——胆汁酸,对胃黏膜屏障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在胃内酸性环境下胆汁酸对胃黏膜的侵袭力增强,其与消化酶等共同作用可导致黏膜细胞和组织结构的改变,同时削弱胃黏膜的多种保护机制,并促进其他损伤因子如胃酸和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十二指肠胃反流,本来是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若发生过度就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幽门口是胃的出口,与十二指肠相连。一般情况下,幽门口呈收缩关闭状态,胃内食物经胃蠕动排入十二指肠时,幽门口舒张开放,食物排空后,幽门口又收缩关闭,从而可防止胆汁反流入胃。
  胃-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失调被认为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协调运动失调,引起十二指肠逆蠕动增加、幽门关闭功能减弱、胃排空延迟,均可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胆汁过量反流入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您目前的情况是怎样了,都有哪些症状表现?点击:在线咨询<<<

  1、胃手术后
  包括:胃远端切除胃肠吻合术后、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幽门成形术。手术破坏了幽门口的“把关”作用,于是发生胆汁反流。
  2、胆囊疾病
  包括:胆囊切除后、多发性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有报道60%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有胆囊疾病史。
  3、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增加胃泌素释放,从而影响胃十二指肠动力,引起胆汁反流。有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是不明原因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4、先天性幽门口关闭不全

  >>>百度十次,不如点击一次:在线交流<<<

  温馨提示:长沙东大肛肠医院针对患者的需求,推出了“男女分诊”、“夜门诊”等特色服务,有疾病就诊或咨询需求的市民,可以全天24小时通过医院官方电话:0731-82839120或关注长沙东大肛肠医院微信公众号(guahao0731-82839120)在线咨询和预约挂号。

已有91人看完本文章 参与咨询

我是医生 说给你听

  • 给痔疮患者的几点意见:痔疮一般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而内痔又有一、二、三、四度之分,选择治疗方法必须根据患痔类型、轻重程度具体决定。如对症状较轻的一度、二度内痔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而对早期血栓性外痔来说,手术治疗效果要比用药好。
  • 告诫那些忽视痔疮的人:痔疮是一种良性病变,一般是不会癌变的。值得警惕的是一些痔疮患者合并肛管直肠癌,在临床上常见医生和患者忽视了后者的病变,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提醒痔疮患者必要时去正规医院行指检、纤维结肠镜等检查排除其他病变。